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深入实施“1331工程”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努力奋斗

时间:2017-05-15 22:12:52  作者: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2017年是我校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扎根之年、奠基之年、关键之年。年初,学校先后召开了目标责任考核会议和学校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年的各项任务,并对全年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安排意见和要求。今天我们召开全体现职正处级干部会议,对“1331工程”进行专题安排部署,就是因为“1331工程”对学校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1331工程”为契机,全力推进我校各项教育事业发展开辟新篇章、实现新跨越。

一、提高思想认识,准确把握“1331工程”核心要义

我们在座的处级干部中,可能有不少有心人在2015年就听说过“1331工程”,这是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楼阳生同志于2015年10月首次提出,并于2016年4月和10月在两次重要会议上再次进行了详细阐述。今年3月1日,也就是一周前,省直有关厅局负责人、各市市长、省属高校党政主要负责人、科研院所和部分省属大型企业负责人等约240人齐聚太原,出席我省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动员部署会,会议由张复明副省长主持,楼阳生省长做动员讲话,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多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工作中非常罕见的,与此同时,省政府在去年1.2亿的基础上,再次拿出1个亿,合计2.2个亿来推动“1331工程”,这项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331工程”的提出,在全省高等教育战线引起了巨大反响、掀起了学习热潮、得到了广泛认同。“1331工程”的核心:“1”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第一个“3”是全面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创新团队三项建设,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优势、对接需求,支持与经济社会重点领域产业发展高度关联、紧密契合的学科建设,努力建设10个优势学科、150个重点学科和20个学科群;重点培育建设领军人才领衔、成员优势互补、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1-2个创新团队进入国家级。第二个“3”是全面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三大平台建设,按照“山西急需、国内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要求,大力推进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市场化导向的协同创新机制,新建5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力争1-2个进入国家级。最后一个“1”是努力产出一批对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贡献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高校真正成为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生力军。

“1331工程”是楼阳生省长站在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晋、人才强省的高度,躬身谋划、亲自定向,是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事业重大部署,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具体行动,是落实省十一次党代会工作要求,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对我省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做出的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是促进我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部署,是新形势下提升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总方向、总指针。

作为我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山西财大必须高度重视,着力提高思想认识,牢牢把握这一难得机遇,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力实施“1331工程”。要把“1331工程”与学校“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与学校2017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坚决打好六大攻坚战役、构筑五大保障体系,高质量高效率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

二、科学谋划布局,全面确保“1331工程”落地生根

“1331工程”以新的理念引领发展,以新的思路谋划未来,我们要把贯彻落实“1331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头等大事,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同心同向;把贯彻落实“1331工程”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突出重点、精准施策;把贯彻落实“1331工程”与我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办学理念紧密结合,补齐短板、提质攻坚,在立德树人、人才引育、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靶向发力、持续用力、增强动力,全面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我们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爱育人,以德化人,以行示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文化育人,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国际化视野的经管类人才。

一要坚持全员育人。牢固树立全员育人意识,学校每一名教职工都要自觉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把育人作为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知识传播、行政管理、生活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全体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上好每一堂课”,切实做到厚德博学、为人师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辅导员要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教育培训,创新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服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把学生的每一件小事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尤其要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心理辅导等工作。思政课教师要成立专门的学术研究团队,定期就学生关心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讨论,并将研讨成果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案例转化为思政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体党政干部要做到管理育人,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少说“不知道”,尤其是和学生接触较多的部门,学生上门求助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许这辈子只找你一次,但这一次有时却会影响学生一生,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决不能出现“脸难看、门难进、话难听”的现象。学生公寓、图书馆、后勤、保卫等编制外用工队伍,同样要提升育人的责任感,甚至更要加强育人教育,提高专业素质,这几支队伍有些比我们教职工接触学生的时间更长、机会更多,很多毕业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他们学院的书记是谁,记不起某一个代课老师的名字,但他却一定对楼管阿姨记忆深刻。

二要坚持全程育人。从学生入学那天开始,我们就担负起了培育这名学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能否把他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否把他教育成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将成为衡量我们办学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我们必须坚持教育引导的整体性和一贯性,针对学生在学校成长的不同时期,从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全过程育人。对新生要加强入学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要让同学们知道四年之后他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在校这几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要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要让同学们知道如何能成为一个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真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制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办学要求,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在巩固基础课程的同时,探索开设托福、雅思和社会调查等新课程,不断拓展课程的层次和范围;以启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为契机,改革创新重点项目,大力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教学名师,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一批优势专业。以迎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主动寻找自身差距,深化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大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要以建立“导师责任制”为契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本硕、硕博、本硕博连读”模式,扩大硕博连读比例,明确导师为教书育人的“第一责任人”,扩大导师的招生选择权,实施分层分类培养,建立硕博分层、学硕专硕分类、校内校外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对博士生、学硕生逐步提高科研能力要求,对专硕生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要加强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探索成立“创业学院”,建立“双创”师资队伍和平台,培养学生创业灵感、能力和素质;要拓宽就业渠道,创新“互联网+就业”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质量;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深刻践行,将自己的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将自己的事业观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三要坚持全方位育人。建立学校所有课程共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其他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要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品位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厘清文化根脉,塑造大学灵魂,积极做好迎接70周年校庆准备工作,加快校歌和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培育学生的爱校情怀。要加强校园景观建设和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校史馆、晋商与票号博物馆,建立“校友林”“校友墙”“校友论坛”,做好“振东大讲堂”、“每周一讲”,举办“师生书法绘画摄影展”等较高文化品位的专题展览。要积极开展各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艺术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继续打造学生版《立秋》、学生活动“四大节”等极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校园文化精品工程。要以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为重点,强化实践育人,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和长效机制,使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各类科技学术竞赛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要不断完善学生资助和奖励体系,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关心关爱机制和建档立卡机制,同时要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接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教育的强大合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可靠保障。

(二)以人才强校战略为抓手,打造一流师资团队

骆惠宁书记在省十一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山西第一位的最可宝贵的资源是人才资源,只有激活人才资源,其他所有资源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对于高校来说,人才是发展的基石,我们要与其他财经类高校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推进“1331工程”,核心依然是人才。学校要发展,必须把人才建设摆在最为优先和突出的位置,要以人才引育为重点,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理念先进、眼界开阔、业务精湛、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一要坚持引育并重,汇聚人才。人才引育战役是今年学校六大战役的首要战役和关键战役。只有人才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我们建设“六个财大”才能有根本的保证。要大力度、大举措制定人才引进办法,这个办法从年前就开始着手起草,经过了十余次修改,在学校很多层面上征求了意见,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今天党委常委会专门进行了研究,这个办法不论从人才的待遇还是人才的发展上都是超常规的,办法的出台必将为学校人才引进提供新的更强劲的动力。办法出台后,各单位和部门、各学院都要认真学习,拿出相应的措施,坚决把人才引进的各项任务扎实落地。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机制,把人才引进作为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学院在人才引进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年初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强调,大学院引进3个以上、小学院引进2个以上,全年调入领军人才50名左右,引进博士不低于60名,如果由于主观因素,完不成任务的教学科研单位的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担责,不容我们有丝毫质疑。要以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为依托,形成“以学科引人才、以人才引人才”的团队集聚机制,形成“引进一个人才、汇聚一批人才、带动一个团队”的倍增效应。要坚持“海纳百川、赶超图强”的战略方针,瞄准高端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主动出击、主动“挖人”,形成以领军人才为主导、相关人才为补充和配套的人才集群,努力聚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人才。

二要坚持激发活力,用好人才。对照国内同类院校,实施有竞争力的薪酬分配体系和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促进人才发挥积极作用的制度和考评体系,充分激发人才的教学科研热情。去年,我在学科办调研时了解到,学校49%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近2年未发表过1论文,更别提高水平的论文,我们把人才引进来不是装样子、凑人数,是要真正发挥人才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关心支持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既要把引进的人才用好,更要把现有的人才育好,就是要采取定点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等措施,通过派任务、压担子、提要求等方式,为那些有后劲、有潜力的存量人才积极拓宽发展空间,创造成才机会,学校决定,围绕学校学科发展任务和目标,要尽快出台一个现有存量人才重点培育的办法。要打造人才创新创造平台,打破学院界限,形成学科队伍、平台资源、技术条件等多方面的集成优势,重点支持学术领军人才和有重大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组建科研团队。

三要优化结构,盘活人才。提升人才学历结构,通过大力度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优秀博士,支持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深入推进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努力实现“十三五末,45岁以下的教师博士化”这个目标。要重视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探索建立科研导师制,健全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青年教师出国访问、学习、培训力度,为青年人才搭建良好的发展阶梯。要注重党政管理、辅导员、教辅以及后勤保卫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学校各类人才队伍协同发展、齐头并进,为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学术人才队伍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要做好在站博士后的管理工作,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为博士教师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平台。要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和水平。要探索人才分类管理与评价机制,形成兼顾短期和长远、前沿与应用、学校发展与学科发展相得益彰的分类评价体系。

(三)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

学科是大学最活跃的单元,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学科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是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特色。我们要以“突出重点、优化布局、打造高峰”为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学科“高峰”,着力建设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

一要优化学科布局。巩固和发挥现有学科优势,集中力量拓展新的学科高地、打造新的学科“高峰”。加大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建设力度,实现学科提档升级,重点支持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经济法学、会计学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发展成为省级重点学科,支持财政学、社会保障等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发展成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支持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学科发展成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加强学科群建设,为应用经济学具备“高等学校优势学科攀升计划”申报资格奠定基础,积极组织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3个学科申报“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项目,力争建成1-2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

二要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为统领,确立学科建设龙头地位,认真组织11个省级重点学科申报“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为着力点,力争建设一批优势学科、重点发展一批特色学科、扶持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努力实现国内一流学科的突破。以培养一级学科带头人和建设学科团队为重要抓手,以多方位搭建学科发展平台为路径,夯实已设立的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加快省部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步伐,汇聚学科队伍,提升学科竞争力。

三要加强学位点建设。从一级学科中遴选学位点进行重点建设,在建设和巩固好现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基础上,力争在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法学选择1-2个学科申报增列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通过动态学位点调整、结构优化和重点建设,力争将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经济管理、情报学提升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努力申报体育学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开展全校学位点动态调整和合格评估,找差距、补短板、改弊端;每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要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地域特色和区域发展需求,制定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人才。

(四)以特色发展为引领,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坚持“营造氛围、跟踪前沿、服务地方”,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把服务国家目标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山西财大标识的特色科研体系。

一要营造特色科研氛围。大力倡导“教师必须做科研、把握学术前沿”的理念,增强科研意识,让全体教师明确自己的科研责任、明白自己的科研任务,在教学中积极寻找科研的切入点、为科研提供支撑,在科研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防止教学和科研两张皮、两条线,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双提高、双促进。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实现我省经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重点,以发挥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法学等学科优势为支撑,采取校地协同、校企协同、校所协同、校际协同多种模式,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创新机制,努力在巩固和加强资源型经济转型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争取在成功建设1-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打造“山西经济高峰论坛”等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省内外、国内外优秀专家学者,重点研究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以打造高质量的财经特色学报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报的品牌化建设。利用现有优势,整合资源,做优资源经济、做强晋商研究、做大合作经济。

二要打造特色科研团队。大力推进学术团队建设,在去年20多个学术研讨班的基础上,今年争取再增加几个甚至十几个,同时要利用新媒体,创新学术研讨组织形式,探索建立网上学术讨论班,随时随地开展学术交流,提高学术研讨效率、质量和水平,着力营造崇尚学术的浓厚氛围。鼓励开展学科融合交流,多产生几个诸如“经济学知识和学术英语”互联互通的研讨团队,并引导博士生和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硕士研究生积极参与,促进多学科交融共生。加大学术社团建设力度,增强现有学生社团的学术性,出台鼓励措施,提高学术社团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术社团,让学术社团成为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真正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和学术研究的热情,打造独具财大特色的学生科研和学术团队,真正实现学生下课后要么在操场、要么在图书馆、要么在社团的良好校风和学风。

三要产出特色精品成果。要紧盯科技和产业前沿,紧盯国家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更要紧盯我省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我们财大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整合学校资源,突出财经特色,努力产出一批具有影响力、能够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和问题的重大成果。要进一步健全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激励制度,鼓励广大教师沉下心、俯下身,戒骄戒躁,扎扎实实做科研、踏踏实实搞学术,只有这样才能真出成果、出真成果,才能做出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要精心打造“山西财大智库”,把学校的智力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资源,着力建成引领发展、充满活力、鲜明特色的专业化高端智库,多出特色成果、精品成果。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力度,近期,我校与省资源型经济转型促进会、山西焦煤、太钢集团签订了高端复合型人才培养协议,联合培养高端复合型人才。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够依托学院优势,大胆走出去、充分调动各类资源,建立更多的人才培养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

三、加强躬行践履,确保“1331工程”开花结果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331工程”能否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学校能否把握住这次历史性机遇,加快推动我校教育事业发展,全靠大家齐心协力、一点一滴的严格落实。在座的各位,都是部门的一把手,是师生眼中的领导者,责任重大、使命艰巨。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实施“1331工程”,站位要高、视野要广、目标要远。既要将其置于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局中来看,又要将其置于山西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格局中来把握,同时还要将其置于学校发展的具体情势中来贯彻和落实。既要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又要从战术层面探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学校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齐头并进,“引爆”“1+3+3+1”的强大合力。全校各单位各部门要传导压力、压实责任、逐级落实,要自觉谋划、主动作为、团结协作,及时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创新氛围,杜绝出现推诿扯皮、阴奉阳违现象,杜绝出现权责不明、职责不分现象,将各项具体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责任到位、落实到位。

二要优化资源配置,做好发展保障。实施“1331工程”,氛围要浓、保障要足、举措要实,要以追求卓越的精神谋划工作,统筹整合办学资源,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加强学校保障能力建设,利用校园网、显示屏、宣传栏、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让全校师生员工对此了熟于心,营造强大声势。要积极争取“1331工程”的省级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多渠道筹措经费与之配套,建立厚实的财力保障,加强经费使用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建立人才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整合人才资源,确保“1331工程”顺利开展、有效落实。

三要完善工作机制,强化督导考核。实施“1331工程”,机制要全、督导要强、考核要严。加快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学校章程为统领,坚持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学术管理体系,为大力推动“1331工程”理顺体制机制。要明确目标要求,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各学院要细化工作方案,将“1331工程”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纳入今年重点工作目标。要强化督促检查,通过网上办公平台等下达重要任务推进卡,及时掌握工作进度,密切跟踪了解情况,加强对任务完成情况的监督指导。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严格考核评估,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参考标准,确保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扎实完成。

同志们,实施“1331工程”、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我省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助力我校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大事,让我们紧抓机遇,以更大的勇气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以更大的魄力撸起袖子、甩开膀子,以更实的举措追逐梦想、大步向前,以更多的智慧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努力开创我校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为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财经大学努力奋斗!